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交流 >> 正文

西安工程大学首届“科技•艺术•考古”高层论坛成功举办

发布日期:2020年11月24日 17:47浏览:

2020年11月20日—21日,为期两天的西安工程大学首届“科技•艺术•考古”高层论坛在金花校区西纺报告厅成功举办。本次论坛是国内首家以工科为主的综合性高校首次关注到科技、艺术与考古三者间的有机结合,使得科技、艺术界通过认识考古而重新审视传统,将“一带一路”的学术科研落到实处,是一个跨越学科的学术尝试。论坛邀请了北京大学文博学院教授李伯谦先生,东南大学古建筑研究所教授刘叙杰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著名纺织考古学家王亚蓉女士等国内极负盛名的考古、文博及古建筑界二十余名专家、学者参会。陕西省教育厅科技处处长朱晓冬、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科普部部长翟金荣、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科普部副部长周晓霞莅临论坛现场。西安工程大学校长高岭、副校长戴鸿以及学校多个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

11月20日会议开始,西安工程大学校长高岭、北京大学李伯谦教授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随后为西安工程大学艺术考古研究中心成立揭牌。同时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与河南安阳博物馆、秦砖汉瓦博物馆、西安市曲江丝路遗珍博物馆等为共建人才培养基地举行揭牌仪式。

第一天,会议上半场由北京大学李伯谦教授为代表的五位专家为大家呈现了一场异彩纷呈的学术分享盛宴。北京大学李伯谦教授以《文明起源》为题,从习近平总书记的三个标准出发,回顾考古研究发展历程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的文明面貌。中国社会科学院袁靖教授以《科技与考古》为题,“将今论古”,指出科技考古不是简单的组合,是有机结合,真正实现人文融合。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周晓陆教授以《艺术与考古》为题,指出艺术观察和艺术研究到现场对于考古工作之必须。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王子今教授,以丝绸之路为主线,讲述了《河西出土汉代纺织品的色彩》,阐述了色彩与历史文化之间的联系。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刘叙杰教授以《艰苦的奋斗超凡的成就——敬仰中国营造学社先辈前贤功绩》为题,详细介绍了中国营造学社1930年-1938年的大事件。

会议下半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王亚蓉研究员以《沈从文与服饰文化研究》为题,对沈从文先生的研究做了深刻探讨,以考古工作人员的角度,探讨服饰考古的内容。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葛承雍教授以《胡人发型:中古“剪头胡雏”艺术形象试解》为题,从古人发型讲述各个时代的发型特征。北京大学文博学院齐东方教授从考古与现代艺术结合的角度,以唐代文化为主轴,从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方面对壁画、陶俑、石刻图像等进行分期研究,讲述了《真实与虚构——陶俑、壁画中的女性形象》。西北大学文博学院张建林教授以《吐谷浑境内的火祆教——藏医药文化博物馆棺板画研究》为题,对柴达木盆地古墓葬进行了概述。新疆龟兹研究院叶梅研究员以《龟兹石窟壁画结构特点》为题,对龟兹石窟进行了概述,介绍了龟兹石窟的壁画艺术以及壁画结构。论坛最后,西安工程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院长吕钊教授,以《服装艺术考古路径探索》为题,将工科背景和设计学背景有机交叉,从“丝绸之路服饰文化研究的价值与意义、丝绸之路服饰艺术考古的方法与路径探索”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11月21日,首届“科技•艺术•考古”高层论坛持续发声,让西安工程大学的师生、继续感受文化的力量,由12位专家学者将这场学术的饕餮盛宴再次推向高潮。论坛由西安工程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田宝华教授主持,以“重新审视传统、设计共融共生、未来发展创新”为切入点,将会议导入序幕。

第二天会议上半场由西北大学文博学院王建新教授等6位学者作主旨发言。王建新教授以《丝绸之路考古与“一带一路”建设》为题,指出共建“一带一路”是对丝绸之路遗产的继承和弘扬,并对丝绸之路走出国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焦南峰研究员的《西汉帝陵的建筑要素》,以西汉帝陵为主线,对其建筑功能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对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形象的研究;河北师范大学汤惠生教授的《人类的精神文明和艺术哪里起源?——世界岩画的新发现》,以岩画展示的形式,形象地陈述了远古时期的艺术文明;四川考古研究院高大伦研究员以《古代石刻风化消失信息再现技术成果分享》为题,探讨了风化消失的信息如何重新再现的问题;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周学鹰教授以《漫谈古建和考古的交叉融合研究》为题,指出建筑史学与考古学的关系,密不可分却又各自发展,相互借鉴,殊途同归;中国国家博物馆铁付德研究员以《艺术考古与科技》为题,介绍了文物的历史性、艺术性和科学性,以及文物对古今社会的连接功能和桥梁作用。

会议下半场湖北省博物馆方勤研究员以线上形式概述了《石家河遗址:持续见证长江中游文明进程》;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孙周勇研究员的《石峁石雕解读:以皇城台考古新发现为中心》,介绍了大台基的具体情况与勘探发现,对石峁石雕进行了详细探讨;中国社会科学院刘瑞研究员的《从栎阳城遗址考古谈秦汉建筑形制演变》,以秦汉建筑文明为切入点,指出建筑可以通过考古发掘,揭示出人群区别;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王占奎研究员的《说“缣”》,从青铜器及古文献入手,以“说文解字”的形式,对“缣”的源流进行了详细的解析。中国国家博物馆丁鹏勃研究员的《明代陛辞图研究》,对各国(地)知名博物馆藏画中明代陛辞图进行了概述,指出明代述职考满法、考察法并行;西安工程大学高子期副教授以《工科类综合性大学建立艺术考古学科的意义》为题,详细的介绍了艺术考古与历史学、考古学、艺术学、设计学以及其他工程类学科的区别与联系。提出建立艺术考古学科的具体实施方案及课程框架。

至此,为期两天的会议圆满落幕,西北大学王建新教授、西安工程大学副校长戴鸿教授作闭幕致辞,戴鸿副校长在致辞中谈到:此次“科技•艺术•考古”高层论坛的举办,为学校学院学科融合与平台搭建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各位学术界顶尖专家的讲座为我校师生带来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希望借助此次论坛能够更好的促进我校艺术考古专业的发展,并诚挚地向与会嘉宾表示真诚感谢。此次论坛标志着艺术考古研究在西安工程大学的正式起步,与会学者、专家的精彩发言为我校艺术考古研究中心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论坛是从“纺织与服饰”、“工程与材料”、“建筑与石刻”三大领域深入探讨技术与艺术、文化与交流、考古与现实之间的相关理论成果,进而着力推动对传统的总结、现代科技与艺术进步的新型高层举措。科技、艺术界将通过认识考古而重新审视传统,从而使考古学服务于科技与艺术的发展,将“一带一路”的学术科研落到实处,跃上新台阶!  

(撰稿:高子期,刘蕊,肖敏 审核: 李筱胜)

 

 

上一条:西安工程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青年教师近期共四次获奖/入选国家级美术展

下一条: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举办第二届教师作品展《长安·常安》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