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Research

科研动态

环境设计系召开《传统建筑中的中国文化元素》学术讲座

发布时间:2021-12-10浏览次数:

20211128日下午3时,西安工程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环境设计系举办系列专题学术讲座第一场。此次讲座邀请北京大学徐怡涛老师为环境设计系师生进行名为《传统建筑中的中国文化元素》的专题讲座。全体环境设计系教师、研究生、本科生参与了此次讲座。

讲座开始,环境设计系主任李轲老师,首先向参加论坛的全体师生隆重介绍徐怡涛老师学术成果和个人经历,以及对环境设计系举办系列学术讲座的目的及其意义进行了阐述。

徐怡涛老师在讲座中,从他自身的专业出发,首先从英国学者对中国古代建筑价值出发、中西方文化中对中国古代建筑的评价入手,讨论中国古代建筑的价值,以及中日建筑之间关系。其中以英国学者对于建筑的分类,认为除去欧洲主流之外的建筑风格,都被英国学者认为是非历史性风格。随着西方观念的改变,西方学者认为东方、西方建筑同样是历史性的。

对于中国古建筑的价值,徐怡涛老师分别引用了伊东忠太《中国建筑史》对于中国传统建筑的评价,提出了古建筑的空间分布。并向同学们介绍营造学社的成立和营造法式的发现与研究。和林徽因和梁思成两位先生对于中国古建筑的评价引申出现代对中国古代建筑价值的思考,透过物质去见证我们民族的历史。

徐怡涛老师谈到“中国建筑文化意蕴的营造是我们文化的表现,建筑艺术的大宗遗产是我国灿烂文化的遗存。研究古代建筑、发扬光大民族建筑是近代建筑师的责任,也是我们环境设计师的责任”。在现代设计中如何将抽象的表达和具象的表达贯彻在设计中,具象的表达是摒弃简单的“福禄寿喜”,将历史文化内涵的价值观潜移默化的深入设计中,不要造成文化的断层。在抽象的表达中,使用斗拱柱身,时空的序列留在建筑上的表现是随处可见的。认识建筑的文化要还原到具体的时空中,不同历史的背景下产生不同的建筑,随着历史文化的改变而改变,认知时空的秩序是认知中国建筑的基础。最后徐老师对于建筑考古学的认识,也向我们启示建筑考古学是辨析历史建筑史料、认知建筑价值的基础。

两个多小时的分享与交流让参加讲座的师生们受益良多、收获颇丰,在现代社会中我们需要反思的不仅是文化差异对于设计的影响,传统文化的传承不是单一的复制和表现,而是如何弥补文化的断层。感受建筑既是感知生活、体悟文明,建造城市、乡村,既是文明的延续和创新,建筑的价值,即在于此。

徐怡涛,现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文物建筑教研室主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两宋建筑史料编年研究首席专家、国家文物局文物工程及安防工程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科基金评审专家。

(撰稿:刘蕊 审核:李筱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