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服装学院2025年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三)

发布时间:2025-02-18浏览次数: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西安工程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团委积极响应时代号召,以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为宗旨,于2025年寒假期间精心策划并成功举办了返家乡社会实践系列活动。此次活动在学院党委的坚强领导和学校团委的悉心指导下,得到了广大青年学子的热烈响应和积极参与。

志愿服务情义重,青春实践谱华章。22级产品设计3班的张丹阳同学,积极响应学院团委的号召,走进了渭南市华州区人民医院,在为期一周的志愿导诊中,张丹阳同学耐心细致地指导患者使用医院的自助机进行挂号、缴费等操作,有效缓解了患者因不熟悉自助设备而产生的焦虑情绪。同时,她还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引导他们前往相应的诊室,并在就诊高峰期协助维持医院的就医秩序,确保了医院诊疗工作的有序进行。未来,她将继续秉承“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宗旨,积极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为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22级产品设计3 张丹阳)

赤岸实践显身手,纸艺绽光闹新年。22级产品3班的朱晶华同学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在她的家乡浙江省义乌市赤岸镇政府管辖的赤岸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用一周的时间给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活动体验。她以专业知识为依托,开展了垃圾分类知识课,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游戏让孩子们轻松掌握环保知识。在手工课堂上,她指导孩子们制作了中国结、粘土作品、剪纸窗花等手工艺品,激发了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朱晶华的志愿活动得到了赤岸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高度评价,她的实践经历也激励着更多的青年学子投身社会,用实际行动传递爱心与正能量。

(22级产品设计3 朱晶华)

少儿春晚显身手,传递温暖获美好。23级产品设计1班的巴晨旭同学,以一名志愿者的身份参与了陕西省少儿春晚的筹备与演出工作,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在活动筹备阶段,巴晨旭同学积极投身其中,协助工作人员布置场地、引导小演员,忙碌的身影穿梭在春晚的每一个角落。当春晚的大幕拉开,孩子们纯真的笑容和精彩的表演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巴晨旭也感到与有荣焉。这次志愿经历,对于巴晨旭同学来说,不仅是一次组织与沟通能力的锻炼,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他深刻体会到了奉献的价值与意义,明白了付出与收获之间的真谛。

23级产品设计1 巴晨旭)

   文物讲解传古韵,桂博志愿绽芳华。24级设计学类8班的卢诗雨同学,有幸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的一名志愿者,自加入博物馆志愿者团队以来,卢诗雨同学从最初的开放服务岗开始,以热情的态度引导游客有序参观,确保场馆秩序与游客体验。通过不懈的努力与充分的准备,她成功通过考核,晋升至讲解服务岗,为游客们讲述文物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卢诗雨同学的志愿经历,不仅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也为广大青年树立了榜样。期待有更多的青年学子能够像她一样,走进博物馆,走近文物,成为传承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力军。

(24级设计学类8班 卢诗雨)

传统文化魅力大,实践成长收获多。24级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3班的闫雅琪同学,以一名志愿者的身份参与了神木图书馆举办的“墨香迎春赠对联啦”活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与温暖,为社区居民送去了新年的祝福与期望。活动现场,一幅幅寓意吉祥、笔力遒劲的对联在志愿者们的巧手下诞生,闫雅琪同学作为其中的一员,与志愿者们齐心协力,将这些满载着祝福的对联送到社区居民的手中。在活动的筹备与开展过程中,她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人沟通、协作,也在实践中不断成长,收获了宝贵的经验与技能。

(24级服工3班 闫雅琪)

此次“返家乡”社会实践系列活动接近尾声。同学们的实践经历,既是当代青年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服务社区发展的缩影,也是新时代梦桃精神中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精益求精的生动诠释。未来,服装学院团委将继续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有担当、有责任的新时代青年。

(撰稿:孙晨倩 审核:吴艳杰)